最新消息

搜尋
2023年03月13日 .活動
本中心助理主任張曉東教授應教育局邀請,於2023年3月10日在香港科學園主講「高中生物知識增益系列:生物工程」講座,向中學生物科教師介紹生物工程的技術及有關應用,並在講座完結後與孫愷晴博士一起帶領老師參觀本中心的研究設施。 張教授很高興透過是次活動與老師分享本中心的研發工作,尤其在阿爾茲海默症基因編輯技術及早期診斷方面的研究進展。
2022年11月11日 .活動
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HKCeND)於2022年11月10日至11日參加由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及香港貿易發展局合辦的「亞洲醫療健康高峰論壇」(ASGH)。團隊展示了醫療健康領域的重大科研突破。 是次活動由中心的首席科學家葉翠芬博士帶領。團隊展示了他們在阿爾茲海默症的早期診斷和治療策略方面的世界級及具影響力的研究成果。此外,ASGH為團隊提供了一個重要平台,讓團隊與相關業界人士和投資者分享和討論醫療科技的最新發展,並共同探討合作商機。 HKCeND由香港科技大學牽頭,在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InnoHK項目的支持下於2020年成立。團隊致力於將前沿創科成果轉化為創新的醫療健康解決方案,為全球數以百萬計患者帶來希望。
2022年11月07日 .活動
科大業界交流日今天(十一月七日)圓滿舉行。數百名業界人士、投資者、學者、政府官員、企業和科大的科研人員出席活動,拓展合作機會。 是次活動旨在展示科大在科技研發方面的熱忱和能力,讓業界夥伴與科大研究人員共同探討合作和技術轉移機會,從而推動香港的創科發展。 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HKCeND)作為科大成立的其中一間研發實驗室,很榮幸參與是次活動,展示在阿爾茲海默症早期診斷和治療方面的重大科研突破。除了展示科研成果之外,中心的首席科學家葉翠芬博士亦受邀在醫學及生物科技專題會議上發表演講。她分享了阿爾茲海默症分子診斷方面的精闢見解。
2022年08月25日 .新聞報導
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晨興生命科學教授兼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葉玉如教授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發現了一種在阿爾茲海默症(AD)發病機制中起關鍵作用的血液蛋白,有助設計創新治療策略,降低AD發病風險和改善AD患者病況。 目前,AD是一種不可逆轉的疾病,且沒有有效治療方法,正影響全球逾5000萬人口。其中一個關鍵障礙是,此病症的致病機制複雜且有許多未知之處,可用於開發藥物的有效靶點很少。早前有研究發現,AD患者大腦中的免疫細胞(小膠質細胞),無法有效清除有害的澱粉樣蛋白斑(Aβ),導致神經細胞功能失調,引起記憶喪失和認知障礙。至於排毒障礙的原因還有待深入探索。 近日,葉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發現,血液中的可溶性ST2(sST2)蛋白在抑制小膠質細胞的Aβ清除起著關鍵作用。隨著年齡增長,血液和大腦中sST2蛋白含量的增加會擾亂細胞因子白介素33(IL-33)的功效,降低小膠質細胞清除Aβ的能力,導致Aβ累積。研究團隊於較早前已經發現IL-33在大腦中能夠促進小膠質細胞對Aβ的清除,從而起到有益的功效。而是次團隊進一步發現,降低體內sST2含量則有助防護AD,以及改善AD相關病理。 同時,研究團隊還發現,sST2蛋白水平受遺傳因素影響。其中,帶有rs1921622基因變異的人士即使在年齡增長時,其血液和大腦中的sST2蛋白含量依舊會處於相對較低水平,因而罹患AD的風險亦較低。這種情況在帶有APOE4 基因突變的女性中尤為明顯(APOE4是AD的最強遺傳風險因素)。根據團隊所做的腦部屍檢研究,帶有rs1921622基因變異的人士在罹患AD時病理特徵較爲輕度, 即Aβ斑塊沉積較少,反映其大腦中的小膠質細胞可以更有效地清除Aβ。 綜合而言,這些重要發現揭示降低sST2蛋白水平可以是治療AD的一種方法,有助研發創新治療策略。該創新策略只須調控血液中的蛋白,與其他針對大腦的AD治療策略相比,更簡單更安全,亦為帶有APOE4基因突變的女性等高危人群帶來希望。據統計,帶有APOE4基因突變的女性,在AD患者中佔25%至50%,她們罹患AD風險更高,發病後症狀更嚴重。 葉教授說:「是次研究進一步提高了我們對AD發病機制的理解,並為AD新藥開發提供了重要靶點。由此可見,精準醫學對於治療這種多因素導致的複雜疾病至關重要。下一步工作是開發針對 sST2 的臨床干預措施,評估其在預防和治療AD方面的可行性,特別是帶有APOE4基因突變、發病風險較高的女性。」 這項研究獲香港特區政府的InnoHK計劃支持,並由科大、倫敦大學學院和史丹福大學研究團隊,以及威爾斯親王醫院、墨爾本大學和伊迪斯可文大學的臨床專家合作進行。研究成果近日刊載於國際權威科學期刊《自然-衰老》,並在Alzforum等關注AD 研究的學術交流平台引發熱議。
2022年07月01日 .新聞報導
國家主席習近平昨天在一眾中央及香港特區政府官員陪同下,視察位於科學園的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中心主任兼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教授向習近平主席介紹中心的科研項目及成果,包括能及早篩查並識別阿爾茲海默症患者的簡易血液檢測方法,以及相關的幹細胞研究。 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由科大牽頭於2020年成立,為世界領先的科研中心,獲香港政府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提供5億港元起始資金支持,致力推動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及科研成果轉化。葉教授昨日親自向習近平主席介紹中心與阿爾茲海默症的相關研究,習主席對有關介紹十分感興趣,詳細瞭解研究的進展、技術優勢,以及未來的臨床應用等。 葉教授對習主席視察中心感到非常榮幸,指習主席重視香港的創科發展。她說﹕「中國估計有1,000萬阿爾茨海默症患者,是全球最高,而這個數字還會隨著人口老齡化繼續增長。可以預見,這種疾病為國家社會和經濟發展帶來重大影響。習主席對我們的研究成果表示肯定,稱讚我們的研究工作有重要意義。他勉勵我們儘快將科研成果轉化成應用,加强與内地科研合作,切實為國家和香港的健康事業做出貢獻。」 葉教授續指﹕「我們中心的研究人員對於習主席到訪感到非常榮幸,也深受鼓舞。未來會牢記習主席的殷切囑托,奮力前行,加快我們的科研轉化工作,積極參與國家建設,為社會帶來裨益。」 結束視察前,習近平主席向30多名香港科研人員和青年創業者代表發表講話,勉勵科研人員、業界及青年,特別是對香港青年的關心,體現對香港創科的重視和肯定,對香港貢獻國家科技發展的期盼。
2022年05月25日 .活動
由香港特區政府創新科技署主辦的「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InnoHK)啟動禮於2022年5月25日在香港科學園圓滿舉行。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HKCeND)的主任葉玉如教授及其核心成員很榮幸出席活動。 是次啟動禮標誌着政府進一步推動本港創新科技發展邁向新里程。HKCeND作為「Health@InnoHK」的其中一間研發實驗室,致力成為世界領先的研究神經退行性疾病的科研樞紐。
2022年05月11日 .新聞報導
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Hong Kong Center for Neurodegenerative Diseases,簡稱HKCeND)由香港科技大學(科大)成立,其研究團隊在阿爾茲海默症(AD)的早期診斷和治療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有望為疾病管理帶來變革。團隊已建立了先進的生物標誌物開發平台,識別出新型的血液生物標誌物,並設計了一套創新的人工智能AD評分系統,可用於預測罹患AD的風險,早期診斷以及劃分患病的階段。團隊還成功研發新型基因治療策略,有助治療阿爾茲海默症。 HKCeND於2020年成立,獲香港特區政府的InnoHK創新香港研發平台提供5億港元起始資金支持,致力推動神經退化性疾病研究及科研成果轉化,以發展成爲世界領先的科研中心。HKCeND的跨學科研究團隊,由來自科大、倫敦大學學院及史丹福大學醫學院的國際知名科學家組成,正合作展開一系列前沿研究,包括研發新型生物標誌物、識別治療靶點和系統因素,以及推動神經退化性疾病診療方法的發展。 AD是一種嚴重的神經退行性疾病,也是最常見的認知障礙症,至今仍未有有效的治療方法。這種不治之症正影響全球超過五千萬人口。目前,AD的診斷和治療面臨巨大挑戰。患者常在病情進入晚期、出現記憶喪失等症狀時,方獲確診。事實上,患者在病徵出現前至少10-20年已經患上了AD。因此,早期診斷至關重要。當患者出現輕度或早期認知障礙時,及早發現有助他們及時進行健康管理和干預,改善治療效果。研究發現,生物標誌物對於阿爾茲海默症早期診斷具有重要作用。 HKCeND研究團隊在生物標誌物研究領域具備超卓實力。他們目前已完成了全球首個針對中國人群AD全基因組測序研究,並建立起首個全面的中國人群AD患者基因數據庫,同時發現了AD相關的遺傳風險因子。這些成果推動HKCeND設立了創新而可靠的生物標誌物開發平台。此外,研究團隊在中國AD患者基因研究的基礎上,進一步利用人工智能技術,開發出首個基於深度學習的多基因評分系統,用以預測罹患AD的風險。 研究團隊還成功識別出血液蛋白生物標誌物,並構建了特定的生物標誌物組合,只需一滴血,即可篩查出AD患者,以及評估其病情發展階段。這項技術可開發成為臨床工具,用於AD的早期診斷和分期。基於其臨床價值,團隊正探討與業界建立戰略合作關係,促進研發成果商品化。這些成就進一步提升HKCeND作爲卓越生物標誌物研究中心的地位,並為精準診斷的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 此外,HKCeND研究團隊還致力研發新的阿爾茨海默症治療策略,尤其是基因療法。一直以來,由於缺乏可以跨越血腦屏障的非侵入性、高效的運送工具,基因治療被認爲不具備治療腦部疾病的潛力。 團隊近期開發出全新的運送工具,不僅可以跨越血腦屏障,還可以通過單次、無創的靜脈注射,將優化的基因編輯工具運送到整個大腦,實現高效的全腦基因編輯。藉助這項技術,團隊有效破壞AD轉基因小鼠模型中的AD 基因突變,並在全腦範圍改善AD的病理症狀。這項工作是新型AD治療策略發展一個重要的里程碑。 香港神經退行性疾病中心主任兼科大晨興生命科學教授葉玉如表示:「我們與來自世界各地的院校攜手合作,吸引有關領域的頂尖科學家在港進行開創性的研究工作。InnoHK計劃為HKCeND提供重要的平台,有效促進跨學科、跨院校的合作,進一步推動對阿爾茲海默症早期檢測及治療的認知。」 作為神經科學領域的國際權威科學家,葉教授補充道:「我們有信心,中心將在推動神經退行性疾病研究方面發揮主導作用,致力培養人才,開展世界一流研究,推動精準診斷及醫療的發展,裨益全球社群。」 中心的研究工作由頂尖科學家帶領,匯聚了60多位來自世界各地的研究人員。中心將不斷擴大團隊規模,正進行招募研究人員,致力培育新一代創科人才。
找不到相關的結果
未能找到相關的搜尋結果。請嘗試其他搜尋條件或關鍵字。
緊貼最新消息
註冊獲取我們的最新消息和活動
訂閱
緊貼最新消息
點擊提交,即表示你確認已閱讀並同意HKCeND的私隱政策,亦同意接收所選擇的HKCeND電子通訊。